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秦岭研究院秦岭专项项目结题验收会圆满召开

作者:王智斌 许兆泉        发布日期:2024-12-20     浏览次数:

1219日下午,秦岭研究院秦岭专项项目“靶向生物防控松褐天牛技术研究”、“秦岭水资源问题及其生态保护机制调研”和“秦岭特色食用菌种质资源评价及优良菌株选育和应用”结题验收会在林学院515会议室召开。秦岭研究院院长赵忠教授任专家组组长,同时邀请西安植物园岳明教授、西安理工大学李鹏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永祥教授、余仲东教授、姚军虎教授组成评审会专家组。

1.jpg

2.jpg

植物保护学院王敦教授主持的“靶向生物防控松褐天牛技术研究”项目,针对松褐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在林业方面的严重危害,旨在开发高效、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技术,筛选并应用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通过媒介生物(如蒲螨)传播真菌孢子,实现对天牛的靶向防治;通过优化无人机等现代技术在天牛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高操作效率和覆盖范围。目前项目已筛选出对松褐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幼虫具有高毒力的绿僵菌,并通过林间试验证实媒介生物的靶向防治效果,显著降低防治成本,对于山区森林害虫及松材线虫病规模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3.jpg

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飞研究员主持的“秦岭水资源问题及其生态保护机制调研”项目,针对秦岭水资源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在南水北调、引汉济渭水源地及水生态保护区进行调研,分析秦岭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深入了解地方政府在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的需求和政策执行情况,从而探索生态保护机制和治理对策,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秦岭作为“中央水塔”的生态功能,保障黄河、长江、淮河流域的水源安全,并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等重大工程提供科学支持。

4.jpg

生命科学学院李文强副教授主持的“秦岭特色食用菌种质资源评价及优良菌株选育和应用”项目,调查了宁强县典型区域大型真菌资源,明确了野生菌物资源种类、分布特征及利用价值等基本信息,为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菌物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同时开展了羊肚菌耐热生理分析、耐热菌株筛选、热胁迫分子应答和基因挖掘,筛选出耐热菌株资源2株、鉴定出红托竹荪耐热菌株资源1株,通过筛选优质抗逆菌株,降低栽培风险,对于促进羊肚菌和红托竹荪等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5.jpg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有关资料,经质询和充分讨论,认为三个项目均已完成各项考核指标和研究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终审:赵忠